
老费 “Lao Fei” Stephen FitzGerald
183x 142 cm 布面油画Oil on canvas 2003
澳大利亚国家肖像博物馆收藏collected by the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Canberra Australia
记得第一次与赵大陆先生见面是在2015年的悉尼。那是中国驻悉尼文化交流中心举办的澳籍华人入围过澳大利亚最富盛名的阿奇博(the Archibald Portrait Prize)肖像展的一次画展。赵大陆先生的参展作品《老费》是2003年入围阿奇博肖像画展的,并在悉尼和墨尔本最后赢得“ 人民之选”奖的作品,这也是阿奇博肖像展创办几十年以来华裔艺术家首次获奖。此作品被澳大利亚国家肖像博物馆收藏。为了那次的参展,主办方通过了复杂的手续方才借展。就是在那一次的活动中,我结识了赵大陆先生。赵大陆先生以绚烂色彩细腻地表现人物面部表情的画风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而现实中的赵大陆先生却与这幅作品反差很大:寡言少语,着装朴素。第一次的见面就是这样匆匆而过。
2017年,第二次见到的,是他的画。一幅面朝大海的人体背影。整个画面非常宁静,宁静到叫人窒息,面朝蔚蓝色大海的窗子,薄薄的纱幔垂洒在窗子两旁,静得没有一丝2风01,9但年我第却三有次,一种终强于得烈地以:在于离无声墨尔处地本近无一言个。小时车程的先生家中见面。一个美丽的小镇,面对面的交谈,他依然言语不多,还有几分羞涩,反倒是他的夫人热情地与我攀谈。夫人是一位早期在中国拍舞台摄影的摄影师,漂亮文静。与他夫人交谈时,桌上一本《阅读记忆——赵大陆油画作品》画册跳入眼帘,我下意识地打开,竟忘了征求主人的同意。原中国美术馆的馆长、现任中国美协主席范迪安先生为画册写的“序”。由于迫不及待地想看到画册里的油画,没去阅读画册里的“序”,直接跳到油画页面。一幅一幅采用了中国传统泼墨,大写意与小写意的画法却以西洋油画体现出来。把特殊年代的知青生活:建设兵团的知青生活,鲜活的体现起来,回忆伴随着大片留白在我毫无准备之下,拉入到过去几乎遗忘了的那个年代……

收工·铁锹 Knock Off·The Shovel
190x280cm 154x42cm布面油画Oil on canvas 2011
中国美术馆收藏collected by National Art Museum of China
画册看完,思绪却留在那个年代。自己游离地回到画册首页。范迪安先生很少为画家写序,但他为赵大陆先生写了:“在赵大陆的笔下,“知青”的“兵团生活”成为一个主题,他用对“集体照”的再度叙述方式,表现了历史的生活,也再现了特定时代集体生活的状态。另一种是影响或主宰了时代与自己思想的历史人物,赵大陆用大幅肖像的形式加以表达,就是为了强调那些历史人物存在的力量,也为了强调自我与历史人物精神对话的存在状态。在我看来,赵大陆关于历史的记忆通过集体与个体这两个角度的阅读,把他自己历史的经验和当下的表现紧密地联系了起来,从而构成了从思想到视觉的阅读,这是当代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

我们的荒野Our Wasteland 152x183cm布面油画Oil on canvas 2010
在几十年的绘画生活中,赵大陆已形成了具象造型的风格,在此基础上,他更多考虑具象与影像的关系。他的作品借助历史旧照,但不受历史旧照的束缚,而是从中唤起记忆的视觉想象,重点是在作品中浮现历史情境和人物,因此,他的作品是当下记忆中的照片,而非历史的照片。为了强调记忆中的情景,他甚至把实物装置的手法和绘画结合在一起,让人在阅读中找到通往时间深处的路径。他在绘画上所强调的语言,也是服从于记忆的,在他的作品中,坚实的形体塑造和虚灵的气氛营造相结合,有力的笔触与流淌的油彩形成的厚薄差异,构筑起空间的深度。我甚至觉得,他在“兵团系列”里使用的宽屏幕场景和他在“肖像系列”里使用的迫近的构图,与他在电影学院学习的经历和由此形成的视觉经验有关,这也体现了赵大陆艺术的真实。无论在情感还是在艺术语言上,他都基于真实的自我,而这些都表现在他的绘画中。他为赵大陆先生知青题材的作品做了总结与剖析,我不知道赵大陆先生对那个时代的回忆是美好多于苦难,激情多于无奈;还是苦难中有太多的美好,无奈中有太多的激情,因为那是一辈子中的豆蔻年华。

宣传队之一Performance Team 115x160cm布面油画Oil on canvas 2008私人收藏collected by private
我努力地回到现实中,想从赵大陆先生的言谈中,乃至脸上找到答案。他大多仍是沉默的,可话匣子一旦打开,也是激情澎湃。赵大陆先生自幼学习中国书法与绘画,饱读诗书而且二胡拉的好,京剧也唱得出彩。中国博大的文化底蕴渗入他的骨子里,恍惚一个古代书生翩翩而来。他超写实画风的油画屡次在中国著名拍卖行如嘉德、保利等等拍卖上以高价被收藏家们收藏,老一辈著名文人如艾青等以及著名企业家王石均对他的作品钟爱有加,世界油画界如此大家的赵大陆先生,却谦和地默默作画,离群索居地创作……

桃花依旧 Peach blossoms still
125 x 185 cm 布面油画Oil on canvas 2016 私人收藏collected by private
在他家中的画室,我发现赵大陆先生的画风有了改变,他用中国工笔画的画法进行油画创作,巨大的时代反差在同一幅画作中展现,把观看者不由分说地拉进时间隧道,灵魂跟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穿越。一幅穿紫色连衣短裙侧影的画像,闯进自己的眼帘,她半侧身子的背影后是坐落在山前的亭台楼阁,远远透过窗可看到人世间的七情六欲。还有多幅以中国工笔风格创作的油画:梅、兰、松、竹、菊。不知不觉中夕阳西下,自己要赶回墨尔本,可仍有些不舍地回头张望赵大陆先生的画室,正对着门的一幅《桃花依旧》,选自中国古代名画《韩熙载夜宴图》中的局部把我拉住。记得早些年中国发行过一套《韩熙载夜宴图》的邮票,因为我的家人喜欢集邮,所以印象很深。就是通过这套邮票自己了解到五代时期的美食、美酒、家具、乐舞、服饰和礼仪。从画的名字《韩熙载夜宴图》也应是歌舞升平,但这幅写实作品中的韩熙载虽是宾客满朋,把酒言欢,但唯有韩熙载自己眉头紧锁,心事重重。虽整幅画色彩绚丽清雅,但挥都挥不去的落寞与悲凉。说来也怪,每每看《韩熙载夜宴图》自己都会不由感叹:“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也许更多地是为了大才子韩熙载个人生平的叹息。没想到赵大陆先生用油画中国工笔形式画下了《韩熙载夜宴图》。虽是局部,却把自己牢牢地钉住,突然想哭:世事人非,只有桃花依旧。我感受到了画家的孤独,一个长年居住在外的艺术家内心的孤独。他在用他的方式和古人沟通,内敛地进行灵魂上的穿越。他把中国的人文,中国传统画法融入到油画中,很好地把中国文化弘扬到世界。

山居In the mountains
82 x 108 cm 布面油画Oil on canvas 2010私人收藏collected by private
记得自己前年写过一篇介绍自己酒庄的一款高端的西拉子酒时用过“灵魂的穿越”。酒庄追求的酿造理念与企业文化,与赵大陆先生的作品居然不谋而合:润物无声,只有心在飞扬。
撰文:王丽萍 照片提供:赵大陆 摄影:夏小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