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名人

企业管理“魔术师”,骑车上班爱生活——专访Swisse董事总经理Oliver Horn

对于众多企业管理者而言,利润和管理是正相关的。说得再明目张胆一点,一个企业要想盈利,就需要激发出员工为公司奋斗的想法和行动力,员工越努力,企业越盈利。

财政盈利固然关乎企业生存,而如何在个人生存压力较小的澳大利亚激发出员工的热情?这是许多本地企业掌门人时常不解的一个难题。除了给予股份或经济奖励以外,能够吸引并且留住人才、最大程度地优化人力资源,成为了企业竞争力的一个关键要素。

本期封面人物,我们很高兴能够受邀参观澳洲国民保健品企业Swisse,并在办公室专访到了这艘健康航母的掌舵人—奥利弗·洪姆先生(Mr. Oliver Horn),请他谈谈Swisse以“人(people)、原则(principles)、热情(passion)”为中心的成功经营之道。

踏进Swisse总部,企业标语“CLED’ 处处可见——意思是“庆祝生活每一天” (Celebrate Life Every Day)。在这个世界领先健康品牌办公楼里,处处都洋溢着浓郁的幸福,健康的味道:进入公司大门就是一个中型的惬意咖啡馆,摆放着各式健康茶饮,往下走是一个设施健全的健身房,这里还有一处自行车停靠所,甚至还有一个折叠式的乒乓球台,经过这些体育娱乐设施才能到达办公区域。

Swisse的使命是让全世界的人们生活得更健康、更快乐!运动 (movement),正念 (mindfulness)和营养(nutrition)是帮助人们生活得健康快乐的基础。Swisse 不仅向大众推广这些理念,同时Swisse的员工们也每天身体力行。

“在办公室里,我们的员工每一个小时都会停下工作,起身做运动,”话音刚落,我们听到办公室想起了铃声,Oliver从接受采访的办公室一跃而起,来到办公区带领员工一起做了一组深蹲。他告诉我们,自己没有汽车,每天上班都是骑自行车来的,这也是他保持充沛精力的小秘密。

每一个工作日,Swisse都给员工提供营养丰富的早餐:有机蔬果,营养麦片,酸奶等等,“几乎是要什么有什么”。这些营养丰富的膳食和晨跑,游泳,健身等例行运动搭配在一起,成为了Swisse人强健体魄的双重保障。

Oliver认为员工的健康和幸福感不但来源于运动和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也是成功运营的重要因素。为此,公司刻意鼓励员工在公司只说正能量的词汇,避免负面情绪:“ 我们在公司不提倡使用带有负面含义的词汇,比如说我们不提‘执行(Execution)’ ,因为没有人会被处决(Execution的另一个意思)掉,在Swisse我们会用‘落实’(Implementation);我们也不说‘最后期限’(Deadline),因为没有人要死,我们用的词是‘时间表’(Timeline)。当我们遇上困难,我们称其为‘挑战’(challenge),当员工犯错时,我们不用mistake这个词汇,而是只用”LGI”, 建议出他们未来的进步空间在哪里(LGI:Learn, Grow,Improve)。”

身心营养全方位呵护员工,这样的企业文化使得Swisse被评为世界上最正能量的五家公司之一。可是访谈进行到这里又出现了一个小小的矛盾:健康幸福的企业文化到底能否确保效率?“魔术师般”的员工管理方式

Oliver告诉我们,公司鼓励员工把生活带到工作当中,在工作当中做真正的自己,甚至他还鼓励员工把宠物狗和孩子在特定的日子带到公司里来。“你可能要问,我们的员工在Swisse拥有如此大的自由度,企业的效能如何保证呢?我们当然知道,这里不是度假村而是工作的地方。”

每个人的性格和做事方法都不同, Swisse的开明员工政策是否会给管理和效率带来麻烦? Oliver从正面回答了这个问题,解答了我们的疑问:

首先,他提到Swisse的招聘是非常严格的,通常一个职位发布后几天内就有50-100位候选人争先恐后地来申请,层层筛选的机制确保Swisse录用的人才是最棒的。其次,Oliver认为允许员工将私人生活带进工作恰恰是企业成功的一个关键,“现在我们有手机,电子邮件和语音信息,工作正在不断地入侵到我们的私人生活里。如果你要员工每天在工作时完全抛开生活8个小时,然后下班后又需要将工作带进私生活,那么企业就是在创造病态的人群!员工的心态如果不健康,一定会影响他们在工作时的表现。因此,我可以很骄傲地告诉你,Swisse团队的工作效率要远远超过我们的竞争对手!”

他举例说,Swisse由于赞助了许多大型活动,常常需要团队在周末工作,而由于企业年复一年地鼓励员工将日常生活和工作互相交融,员工都会自愿在那些有需要的周末“加班”,甚至不要求轮休或其它回报。“ 有时候我们的员工不把周末加班当成工作,而是一种参与和体验,如果你作为管理者也能让员工做到这一点,那么企业将走向最好的方向,得到最好的结果。”

Oliver最后向我们展示了Swisse简单幸福的企业管理原则,这条准则还被写在了墙上:“我们鼓励你成为勇敢和充满激情的人,热爱自己做的事情并且拥有成功。你是我们的一部分,我们通过互相启智,坦诚相待,一起成长。”

最为澳洲保健品国民品牌,Swisse在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上的销售业绩在同类产品中一骑绝尘。面对庞大的中国需求,Oliver表示成功的秘诀在于不把中国市场当成一个孤立的中国市场。这样说很实在:“全球视野很重要,我们的团队和品牌不管在全世界的任何地方做了什么事情都会影响到中国市场,因为数字时代中国消费者能听到看到,进而影响到他们的消费行为,因此采用一个全球整合的品牌管理策略才能让Swisse在中国持续成功。”

除了全球战略,Oliver提到在中国有一批靠得住的战略合作伙伴也是成功的一大助力。他认为很多保健品品牌在构架中国战略时急于将太多的产品,迅速地卖给大众消费者,而不注意在健康教育方面的投资,这种做法并不奏效。而Swisse的思路是走得慢而稳,通过选出像阿里巴巴,京东这样的战略伙伴,将资源长期地投资到各个渠道里,确保品牌不急功近利,影响力逐步铺开,取得长期的成功。

谈到香港上市公司H&H集团(前合生元)的收购,Oliver表示,通过多方位多层次交流如中国新年活动和每个季度一次的高层领导碰面,H&H和Swisse逐步完成了磨合,已经亲如一家。并且通过携手H&H,Swisse不但能更好地布局中国,而且从一家私人公司变成了上市企业:“我们的母集团H&H在香港是上市公司,收购Swisse后H&H的收入近半来自于Swisse,因此投资者买H&H的股票同样也是在投资Swisse的未来。”

10年之内,Swisse的前进方向在哪里呢?Oliver回答说公司的全球战略不会改变,也会继续和战略伙伴一同开发亚洲其他国家的市场,包括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在巩固新加坡,香港,中国大陆等市场的同时建立6-8个新的市场。

谈到愿景,Oliver表示Swisse将来将不会是一家只生产保健品的公司,而成为一股能够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健康力量。从改变人们对于营养锻炼的观念起,到和当地机构合作架设线下的健康设施,再到与各国政府沟通出台健康保健方面的政策等等,都是Swisse未来十年为了消费者的快乐健康而要做出的持续努力。

精心布局品牌全球发展,乐于身体力行倡导健康工作,以人为本的运营理念,Oliver带领下的Swisse团队在同一个大大的梦想里面带微笑,一路向前。

Related Articles

澳洲名人

平衡的艺术——专访BMW澳洲首席执行官Marc-Heinrich Werner

  全新BMW 7 系在墨尔本揭开的那一天。 璀璨夺目的新车旁,一个高大、俊朗的男人,笑容可掬。 他就是BMW 澳洲首席执行官Marc-Heinrich Werner。 面对现场嘉宾,Marc 自信满满: “我有一位中国朋友,他告诉我,中国一直流行一个说法,‘开宝马,坐奔驰’。我个人非常认同‘开宝马’这个观点,因为宝马车实在太棒了。但是今晚之后,我相信这个旧说法将会被改写,大家会接受‘开宝马,坐宝马’这个新观念。” 信心的背后,是他多年以来代表BMW...

澳洲名人

百年传承——澳洲首富家族的传奇历史

只要对澳洲生意场略知一二,你就一定听说过Smorgon家族,也一定发现人们总是毫不吝啬地将其冠以“传奇”之名。 的确,这是个在澳大利亚久负盛名的犹太家族,在商界、艺术界和慈善界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是个在澳洲最具权威的BRW家族财富排行榜上蝉联多年的首富家族,资产超过 27 亿澳元;这是个白手起家、世代传承的家族,由一家小小的肉店发展成了一座涉足多元领域的“商业帝国”。 然而,一个称得上“传奇”的家族故事,一定不仅仅是个“经商致富”的故事。因为传奇,显然远比生意或财富都更有血有肉、底蕴厚重。于是,怀着对传奇家族的好奇心,我追根溯源地实地考察、采访交流,并翻阅一篇又篇相关资料。终于,由Victor Smorgon开创、Peter Edwards承继的Smorgon家族发展历程,如同一卷涵盖了百年光阴的电影胶片,缓缓展开并愈发清晰。通过这卷胶片,你看得见世界格局的更迭,看得见经济商业的演变,看得见文化思潮的进步,也看得见Smorgon家族的奋斗与荣誉:从颠沛流离失无所失,到新土地上赚得第一桶金;从初出茅庐梦想无疆,到时代大潮下一次次转型;从敢与垄断大亨相抗衡,到确立家族生意哲学;从坐稳财富王国,到不忘初心回馈社会……更重要的是,你将借此读懂一个犹太家族如何在世事变迁中,用爱、创新与传承书写出当之无愧的“传奇”。 动荡与生存 “对于任何移民来说,都没有什么‘经济萧条’之感。因为我来的时候一无所有,哪怕每次只赚来一便士,我都已经比昨天更富有了。” ——Victor Smorgon VSG集团的创立史与Victor...

澳洲名人

原创 | 澳洲骄傲 赢在全球,专访Seek创始人兼CEO Andrew Bassat 先生

在澳洲,无论是上班族还是企业主,只要一提到招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Seek. com.au.多少学子毕业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上Seek找工作,然后在求职信(Cover Letter)里教科书式地注明工作机会来源于雇主在Seek上刊登的求职广告。 对于本地的求职者而言,Seek代表的是自己的一段求职路,一个向上攀登的梦想,或是一条在镜子前总也系不上的领带。Seek和我们都息息相关,却也非常神秘,更鲜为人知的是,它还在2008年重拳出击,向中国最大招聘网站之一—–智联招聘投资2.2亿美元,成为后者的大股东!作为一家连续多年广告收入接近20%增长的成功澳企,Seek却很少面对媒体,也很少谈论自身的成就之路。这次,我们有幸对话Seek的CEO安德鲁·巴萨特先生,看他为我们揭开Seek神秘的面纱,让我们华人这家澳洲制造的招聘帝国和中国的丝丝情缘。 涵盖41亿人口的商业帝国,澳洲制造! SEEK 成立于1997年,三位创始人分别是Andrew Bassat, Paul Bassat和Matt Rockman。2005年,Seek在澳交所上市,当时的市值为5.87亿澳元。而今天,这个当初的Seek.com.au已经发展成澳大利亚排名第一,集求职、培训、生意对接和志愿者机会为一体的移动端求职平台。 从SEEK官网上的资料看,它是一个由多个子公司组成的集团公司。它不但帮助个人找到满意的工作,也正在帮助企业取得成功。这样的结构俗称B2B2C—-即对公业务和个人业务兼备。Seek集团在澳洲,新西兰,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孟加拉国,菲律宾,越南,泰国,南非,肯尼亚,马来西亚,香港和新加坡都和当地的雇主,教育机构和志愿者服务机构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在这些国家里,Seek的招聘平台在其中14个国家的市场占有率都排名第一,覆盖人口达到41亿。...

澳洲名人

串联澳亚的梦想家 专访Costco澳洲区董事总经理Patrick Noone先生

大家都知道澳洲最大的两个零售品牌是Coles 和 Woolworth。这两家不但广告做得铺天盖地、商业模式也类似,还经常打价格战,多年来在澳洲零售市场上近乎形成了“ 双寡头”的局面。 但在澳洲还有这么一家超市,全澳只有9个门店,几乎不做任何广告,卖的商品比其他超市的同类尺寸大上好几倍,甚至几十倍。他们做生意全靠口碑,2015年全球付费会员总数已经超过了8103万个,会员的续费率在美国和加拿大达到了91%,远高于其他竞争对手。去年,这家超市光靠收会员费就大赚6.44亿美元,因为没有会员卡根本进不去!这么说,想必您已经猜到了,这个零售品牌的就是大名鼎鼎的Costco。 作为第一家专访到Patrick的华人媒体,《商圈》相信这次的访谈能够给有志于进入Costco的华人商家和华资品牌提供一个清晰的画卷,去审视这家“无所不卖,凡卖必大”奇葩零售店的发展战略到底长什么样?适不适合我们进入? 做实线下,布局电商 Costco澳洲区董事总经理Patrick Noone 是零售圈子里的一位“老司机”了。从1978年开始,他在维州一家Woolworth超市担任店长,开始了零售生涯。掐指一算,Patrick的零售管理经验竟有整整四十年! 1985年,他和来自加拿大籍的妻子搬到了加拿大生活。1991年,在温哥华Price Club集团工作的Patrick成为了加拿大第一批普及“会员制仓储”的零售从业人员。1993年Price...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