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翘楚

建筑污染治理公司联合创始人周文 | 赤子之心,圆梦地产

专访中城地产集团、UCI GROUP 和Foundare&Co. 建筑污染治理公司联合创始人周文

父母在事业单位工作,祖辈是中国第一代现代化大桥的建造者,自己又是国内知名期货公司的营业部副总,家族三代比邻而居,这在旁人看来是再好不过的幸福模样,可就在2008年1月18日这一天,周文选择放弃一切,只身来到澳洲打拼,去看一看这个世界。

初次见周文,30多岁,帅气且年轻,戴着时尚的半框玳瑁眼镜,一身休闲装打扮,充满了精神气儿,说话间激情洋溢,根本看不出曾经经历过白手起家从头再来的起起伏伏。九年过去了,如今的他,身上有了很多不一样的标签,中城地产集团、UCI GROUP和Foundare&Co.建筑污染治理公司的联合创始人,现在公司发展迅速,一跃成为华人房地产行业的佼佼者。而这一切的缘由只因为一句话——“我们控制不了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控制人生的宽度和厚度。”这句话是出自于周文人生重要转折点上的启蒙老师。

初到澳洲,一切都不那么顺利。虽然在国内有做期货的丰富经验,但是面对着语言不熟,市场不同,环境陌生,周文只能选择重新开始。最初周文凭借在应聘过程中交白卷,智取地产公司领导的认可,从房地产销售做起。在地产公司的那个时期里,周文对墨尔本各区房地产分布、统计数据、区位地形等如数家珍,大大加速了周文的本土化适应过程,同时打开了房地产行业创业的第一扇窗。

然而没有任何成功是一帆风顺的。由于没有经验以及客户资源,初涉房地产市场的周文在销售上做的并不出彩。于是周文把目标放在了传媒领域,一个能够迅速积累人脉的行业。2009年-2012年,周文创立了自己的传媒公司,辗转于墨尔本悉尼两地,主营户外广告。在从事传媒行业的几年中,周文积累了大量的人脉资源,机缘巧合之下也接触了很多房地产行业的从业者以及企业老板,为后来重入房地产行业提供了契机。

迷茫的时候,陷在旋涡里是没有用的,唯有行动可以拯救自己,而厚积薄发、时刻准备,是一种能力。

你所看到的毫不费力,背后都是非常努力

2012年底,周文和朋友合伙成立了中城地产集团,旗下包括中城地产,主营房产销售,以及中城装修。中城地产集团是周文创业路上的基石,那时候公司不断签下众多销售房源,且销售效果喜人,短时间内公司发展迅速,也为他后来在房地产行业更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往往因为从不止步。在看到房地产销售的红海之后,一个想法出现了,为什么不转型做开发商,销售自己建的房子呢?2015年周文在对房地产市场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后,决定采用收购本土建筑设计规划公司的方式来扩大自己的业务范围。这样背靠澳洲本土团队、技术、人脉资源,加上周文对华人投资者的了解以及现有客户资源,一定会发挥1+1>2的能量。于是周文锁定了在澳洲本土成功运营14年的西人建筑设计规划院,收购其超过了60%的股份,并将项目管理和建筑开发两项房地产业务链中的重要领域一并对接,重组成立了全新的房地产开发管理集团公司UCI GROUP,在创业的道路上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UCI GROUP主要分为四个板块:建筑规划设计及审批、项目管理、工程建造以及土地开发。四项业务齐头并进,目标锁定房地产投资人士,定位中高端联排别墅和独立别墅的开发。与此同时,公司耗时6年时间自主研发具有世界专利的工程在线管理系统QWERTY,极大提高了公司业务运营效率。目前为止,UCI GROUP已经成为周文创业版图中的核心模块。

机会,紧紧抓住才叫机遇。2017年初,周文看准了房地产行业链上的又一空白——建筑污染治理领域。多年的摸打滚爬练就了周文高强度的执行力,他迅速找到合伙人,创立了Foundare&Co.建筑污染治理公司。这一领域由于进入门槛非常高,无论是在专业技术上还是相关行业监管上都要求极高,华人涉及这一领域的更是寥寥可数,未来很有可能成为这个行业的领军人物。拿石棉污染治理来说,目前整个维州持有石棉污染治理最高等级执照——“calss A”的公司屈指可数,而整个澳洲拥有这个执照的华人公司也仅此一家。有人才、有技术、有资源,成功只是时间的问题。

有伙伴,有事业,未来可期

要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要选择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王语哲,聪明果敢,理性思维,专业能力极强,在土地开发决策上快准狠,擅长把控以及协调开发进度中的每个环节。目前负责公司的项目可行性分析和工程进度监督。Andrew Lennox,澳洲人,作为UCI GROUP的合伙人,极其敬业,熬夜做方案是常事儿,一点儿也不像刻板印象中的西人形象,大家都亲切的称呼其“老安”。

Andrew拥有数十余年的地产开发和设计经验,谙熟地产开发中的各种可能出现的潜在风险和其最合理的解决方案,直接参与投资和管理的开发项目多达近500个,是本土业务扩展的一员大将。周文说,他们之间没有年龄、背景、国籍的差异,他们因房地产行业结缘,是事业伙伴、挚友、亦是家人。

关于未来,周文早已未雨绸缪。澳洲市场有着近200年资本主义商业的发展轨迹,一个稳定、成熟的市场也为周文的创业之路保驾护航。“近期,公司将与本土大型项目开发管理的行业领军巨头进行战略合并,进军高端房地产开发市场,为投资者提供如购物中心、酒店式公寓以及商业综合体等大型项目开发管理的一站式服务。此外基于产业链的进一步扩展,集团公司还将逐步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如大型建筑玻璃幕墙等业务。

此篇文章刊登于《澳中商圈》2017年9月刊,青年创业 YOUTH STORY P58-P59.

Leave a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 Articles

青年翘楚

Jeff Lee | 华人非银行贷款机构开拓者

宏大资本创始人 20世纪 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   大量华人涌入澳大利亚,这一批大约4万人基本上在 1995年左右获得澳大利亚永居身份。  当时,澳大利亚刚刚从经济萧条中苏醒,在金融方面首先活跃起来。以前澳大利亚房价很低,十几万澳元便可以买到很好的房产,但是贷款非常难,利率也超过了 20% ,整个房地产市场死气沉沉。 90年代末,银行和贷款方面的政策一扫之前的僵化死板,贷款政策发生变化,不但容易借到钱,利率也大幅下降,于是房地产市场风起云涌,房价不断蹿升。 时势造英雄   宏大资本应运而生 2000年,  16岁的 JefLee刚刚从中国香港来悉尼上中学。虽然年龄小,但他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也感受到了澳大利亚房地产的热度。因为他是中国大陆人,在中国香港就是寄宿,所以人非常独立,边读书边去餐馆、加油站打工赚钱。后来到黄金海岸上大学,业余时间去汇丰银行  (HSBC)打工,挨家挨户敲门卖信用卡。 Jef业绩很好  ,从团队第一名逐步做到全澳第三名。在这个过程中,他敏锐地感受到房地产火热的关键因素是贷款,于是毕业后果断换到一家华人贷款公司工作。 在房地产买卖方面,澳大利亚整个系统公开、透明、完善,不需要背景、资源,且对语言没有更高的要求。  1995年拿到永居身份的华人,正处于收入稳定、家庭团聚或结婚成家等准备买房子的时刻。天赐良机,能从澳大利亚房地产市场的底部进入,于是聪明且爱房子的华人圈中一下子出现了许多造富神话。...

青年翘楚

Martin Zhang | 从金诺到魔方

2003年,澳大利亚启动投资移民签证。  20多年来中国众多成功的企业家为了培养第二代,使之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带着子女纷纷赴澳。不过,培养二代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  东西方文化冲突   ,时代变迁,一代和二代如何取长补短、相辅相成,一直是新移民讨论的焦点。本文父亲David和儿子Martin的故事,或许会给读者一些启发。 “金诺地产”是父亲David起的名字  ,那时儿子的事业才刚刚起步,公司的名字当然要听父亲的。过了 3年,儿子Martin逐步成熟,有了自己的想法  ,要把公司的名字改为  “魔方发展”  。父亲说:”公司最重要的是诚信,要一诺千金,一定要体现在公司的名字上。”儿子说: “公司的开发管理业务就像魔方一样,通过中心轴,关联并控制所有模块,进行有序高效的组合运动,拼出不同的精彩作品  ,把梦想中的房子照进现实。”父子俩因为公司名字沟通了大半年。最终,父亲被儿子说服,于是有了从金诺到魔方的变化。 父亲David来澳大利亚之前是中国一家以地产开发为主的集团公司的总经理,母亲是房地产造价师。父母工作忙,晚上饭局常带着儿子一起,于是Martin从小学起就跟着大人在饭局上听着房地产方面的各种信息。Martin说:”来澳大利亚进入房地产行业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2014年,Martin马上 18岁了,父亲深知全球化是必然趋势,觉得要让儿子开阔视野,于是不惜放弃中国的业务,办理了澳大利亚投资移民,举家搬至墨尔本。一般投资移民家庭是父亲在中国  ,节假日来澳大利亚几天,而妈妈陪同孩子在澳读书。但是David观点是 “一家人不要分开”,于是Martin享受着其他移民二代少有的家人陪伴,更重要的是父亲耳濡目染的指导。 David说,这些年他在培养儿子的问题上坚持两点:一是陪伴,二是开放。无论在中国还是澳大利亚,...

青年翘楚

徐媛 | 奔跑——向着光的方向徐媛 |

Labassa资本创始人 Labassa资本  (www.labassa.com)是一家资本和资产管理公司,业务包括地产债权及股权基金和商业地产资产管理。   打开企业介绍   ,我看到公司人员中西结合,  多数为曾在主流大公司担当重任、资历深厚的专业人士。创始人徐媛是一个非常靓丽的华裔女性,她在资本市场和机构银行业务领域拥有14年多的经验,在澳大利亚、亚太地区以及全球资本市场建立了广泛的商业人脉。我禁不住思考,在澳大利亚金融这样一个门槛很高、背景很深的领域,一个没有背景、  年纪尚轻的华裔女性,为什么能够领导这样的团队呢? 血液里流淌着企业家的基因 徐媛的爷爷是上海的前辈企业家,早年在上海创立并经营一家护肤品牌。徐媛把爷爷看作自己的榜样,或许是出于作为长孙女的使命感,抑或是血液里与生俱来的企业家精神使然,徐媛从小就对经营企业很有自己的想法。   1999—2003年她攻读了工商管理学士学位。本科毕业后,她的目标是去国外进修工商管理硕士 (MBA),学习海外更先进的企业经营理念和实操。 徐媛和妈妈分享了自己出国的打算。一天,妈妈带来一份报纸,上面有一赛训练期间,她和其他五个队员共同完成了近 100个商业案例分析和演说,这则广告:寻找 “幸运之星”。这是悉尼科技大学语言学院在中国举办的公开征选  ,胜出者将获得 6个月语言课程的奖学金  ,徐媛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幸运果然到来,那段时间的强化训练为她接下来的商业实践打下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青年翘楚

Mimi Gao | 10年磨一剑  ,不变少年心

从近年来的发展情况看,澳大利亚房产市场十年一个周期,高盛集团创始人 “80后”MimiGao凭借对房产市场敏锐的预判能力和应变能力,引领公司脚踏实地走过了一个完整的地产周期。 在多变的市场中 ,她总能嗅到时代的先机  ,比如澳大利亚第一个房产类微信公众平台  “墨尔本房产资讯”就是Mimi早在2013年就建立的 ;她有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从不随大溜 ;疫情后,她倡导  “合在一起,成为和企业社会责任上,崇尚信仰的Mimi总是怀着一腔恻隐之心,尽力而为。 从尘埃里走来,做我人生的主 谁又可曾想到  ,如此亮眼的女性竟是普通地方、普通家庭出身,一路靠自己打拼,在异国他乡闯出一片天地的? MimiGao是 2003年从山东一个小城市来到澳大利亚留学的。那时汇率高,澳大利亚的学费对她做小生意的父母而言是沉重负担。Mim i稚嫩的肩上扛起了生活的担子。为了节流,Mimi跟8个学生合租住房,总是在菜市场关门前甩卖时去买剩下的最便宜的菜。为了开源,Mimi四处找工作。但即便是在这样的生存压力下,Mimi找工作也与其他留学生思路不同。她觉得,既然是工作,就不单纯是为了挣钱,而应该同时通过工作锻炼自己的能力,  “一箭双雕”。因此,Mimi把目光放在了销售这个工种上。 第一份销售工作是上门推销电话套餐的无底薪工作。一周培训后  ,由组长带队去各个偏远地区地毯式地推销。Mimi每天要从下午4点敲门推销到晚上9点,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酷热的天气,都要挨家挨户地推销。...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